印章的诞生,起初作用便是作为人与人交接的信用保证。根据遗物和历史记载,印章至少在春秋战国时已出现,战国时代已普遍使用。是作为商业上交流货物时的凭证。至今,印章依旧在经济政治往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17年4月,媒体爆出民生银行北京航天桥支行16.5亿元理财产品“飞单”事件,航天桥支行行长利用伪造的印章对客户虚构的理财产品,将客户的投资用于个人支配,涉及被骗投资者约150人,最终由民生银行将涉案金额退偿投资客户。
建筑工程领域存在挂靠经营的行为,所以印章管理混乱的现象尤为突出,允许他人挂靠绝非简单收点管理费,而是一个可能使交易相对人对挂靠方产生其有权代表被挂靠方签订合同的合理信赖。即挂靠方的行为对被挂靠方可构成表见代理。挂靠方对外签署的合同可直接约束被挂靠方,被挂靠方不得以未经授权为由,拒不承担相关责任。
2017年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针对一起因私用公章引起的合同纠纷,做出了如下判决。被告公司公章因员工私自加盖,后因该职员违约对第三方造成经济损失。
原告第三方将该公司与职员一同告上法院,要求其承担赔偿责任。被告公司因内部管理混乱、公章保管不善等原因造成的法律后果应该由被告自行承担。
至于职员公章私用责任的追究,由被告公司和员工自行处理,与原告无关。被告公司应当履行合同当中所该承担的责任义务。
看到这,应该都已经知晓,公司的印章是不能随意交给他人保管和使用了吧。
但企业要想正常开展业务,依然离不开印章,为此就需建立严格的印章管理制度,防范和杜绝印章管理风险隐患。
不过,传统人工印章管理模式具有一定局限性,最好的办法是建立智能印章管理系统。
智能印章系统通过物联网与智能硬件设备的结合,在使用环节实现人章分离、远程授权、追溯取证功能。
印章使用前必须需向管理者申请授权,管理者通过设备内的摄像头远程审批文件授权,印章使用时全程密封,不能随意中途更换文件,操作完成后自动拍照上传云服务器,过后可随时查看记录,明确责任人。最大程度保护企业印章,降低企业的损失。
拍照上传的功能不错,不用每次拿这文件去找老板盖章了
便携式 非常方便好用 上传图像很清楚
感觉建筑行业的比较适合,每个项目可以放一个,这样就能实时查看项目盖的文件了
喜欢他的拍照功能,后台可以看到盖章文件,这样就能防止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了
收到后马上使用了,操作说明很清楚,不过初次配置有点麻烦,客服还专门发了视频教程
公司现在就在用思格特的便携式的智能印章机,老板不在也可以盖章,挺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