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泛指图章,用作取信之物,是单位在管理活动中行使职权的重要凭证和工具。企业单位的印章在企业对外交往、对内行使职权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如一旦内部印章管理使用不当,违规将企业公章盖在空白文件处,极易引发法律、经济纠纷。
因此企业单位要严格管理与使用印章,强调印章使用的规范性,提高印章管理人员的素质,维护印章的权威性。
23岁的陆某(化名),一毕业就在深圳某科技公司上班。刚入职时,凭靠着自己的努力,不到半年时间就被提拔为总经理助理,主要负责公司的招投标业务。
坐火箭般的加薪升职,也让一些公司的老员工颇有微词,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小陆便想多拿下几个项目。但天不遂人愿,他一连谈了好几个项目却都拿不下来。情急之下,动起了歪脑筋。
2018年9月,小陆试探性地向公司副总提了一个虚假的视频监控改造项目,出于对这名一贯表现优秀的下属的信任,副总没有多过问便同意了他的项目。
平时公司为了方面业务开展都会事先将公司公章加盖在空白文件上以作备用,这次小张便从中拿走了数章盖有公司公章的空白文件,随后伪造虚假项目合同,为了使合同内容更加真实又在网上私刻了一个虚假客户印章加盖其中。
很快,假合同在公司顺利过关。小陆便以需要发货为由在公司填报了用款申请单,公司按照正常流程将34万元货款打到了小陆事先沟通好的某公司账户上。
小陆和该公司负责人有过业务往来,因此比较熟。他跟对方说,这笔钱只是在他公司走个账,对方也并没有细究,在扣除税点后将剩下的30.6万元全部转到了小陆的银行卡上。尝到甜头后,小陆开始一发不可收拾。在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他先后伪造了5个虚假项目,总计价值200余万元。
到了2019年12月中旬,公司进行年底账目统计结算,发现小陆负责的项目存在多处疑点,公司负责人当面找到小陆对质。见实在瞒不下去,小陆只好承认的确在项目中做了手脚,但却并没有全盘托出诈骗的内情,而是跟公司负责人承诺,会马上筹钱补上窟窿。
谁知小陆一离开公司便没再回来,公司负责人也联系不上他,最后只得匆匆报警。
随着企业单位业务的不断发展扩大,需要盖章的次数也越来越多,为了保障业务的顺利进行,很多企业都会选择多刻几枚公章或者是在空白文件上提前加盖印章以作不时之需。这样一来盖章到是方便了,但潜在的风险隐患也随之增加,最终就如同上述案例一样导致巨额的资金损失。
在保障企业用章效率的前提下,解决企业印章使用安全隐患。思格特小编建议企业单位使用智能印章管理系统来管理公司的印章,APP远程授权管控,无需人员手动操作便可自动完成所有盖章操作,全自动化操作提升用印效率,同时又避免了人为因素造成的印章管理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