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造印章、公文的诈骗案例古已有之,其诈骗手法和当下亦是大同小异,比较出名的是是嘉庆十六年,孔继铭伪造衍圣公府执照木戳谎骗川督咨案件,诓骗金额高达一百二十余两。更有甚者为了逃避法律惩罚伪造印章的,《清实录》中就有记载:朱亚军、杨题名因犯罪而被充军发配,他们计划逃脱又怕沿路盘问会露馅,于是他们揭下当地县衙的告示,按照上面的印文雕刻了假印,伪造赦文。不过后来因为不晓得官府公文中的用字规范,文书格式牛头不对马嘴,很快被沿途官员识破。
相比古代,如今伪造印章其涉案金额更为庞大,中国裁判文书网就纰漏这样一起骗贷案:郑某强是三家公司的实控人,为了顺利从银行贷款,伙同他人伪造虚构交易资料,伪造公司公章和相关的公文等,四年时间内,通过伪造财务数据、虚构交易骗取了6家银行合计5.5亿元的贷款。
我们常开玩笑说:所有能够致富项目基本都写在刑法当中了,想要发财只需翻翻刑法就够了。而这也印证了就像马克思所说的:只要有50%的利润,资本(当然在这我们称之为:不法分子)就会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以上的利润,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是枪毙的危险。”私刻印章骗取钱财,空手套白狼,这样成本足够低廉的事情,足以让一些人敢于去铤而走险。
私刻伪造公章是行为人主观的行为,这一点我们是没有办法对其进行监控和提前制止的,而即便法律会对于那些伪造印章的人员处以重刑,但那也只是造成损失之后的事情,对于企业、单位而言损失是不可挽回的,所以当下我们能做的就是加大用印规范的宣传,让人明白私盖或是私刻印章的后果,并且使用现代科技手段,辅助印章管理,严密的操作规范流程一定程度上可以过滤掉哪些蠢蠢欲动却未实施的行为。
思格特智能印章管理系统,远程申请、审批用印,设备自动盖章,用印记录网上可溯可查,
将实体印章锁在思格特智能印章设备里,人和章分离管控,用印前指纹账户登陆,向管理人员提交申请,管理人员通过APP远程查看文件与申请人,确认内容符合规范,授权设备自动盖章,过程中文件锁存,避免中途更换盖章文件,用后自动拍照上传云服务器保存,前后对照,同时可以随时查看记录。做到用前审核,事中监督,用后追溯,防范企业单位管章、用章风险隐患。
便携式 非常方便好用 上传图像很清楚
拍照上传的功能不错,不用每次拿这文件去找老板盖章了
公司现在就在用思格特的便携式的智能印章机,老板不在也可以盖章,挺方便
感觉建筑行业的比较适合,每个项目可以放一个,这样就能实时查看项目盖的文件了
收到后马上使用了,操作说明很清楚,不过初次配置有点麻烦,客服还专门发了视频教程
之前在展会看见过,新玩意,很多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