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们,我包了点活,需要你的支持啊”!重情义的张老板接到朋友的电话,想都没想立刻回答:“没问题,只要哥能做的事,随便说”。电话那头不断传来各种感谢的话语。
张老板放下电话,很快就把这件事情抛之脑后了。几天后,公司助理打来电话:“老板,您的朋友谭某某需要在一份合同上加盖咱公司的公章,说您已经答应了。”张老板突然想到了几天前的那个电话,碍于情面就让公司助理照办了。
几个月后,张老板接到劳动保障部门的邮件,打开一看是公司职工王某某在某公司干活时受伤了,申请工伤认定,是要求张老板的公司举证的文件和一些权力义务告知的内容。张老板的脑袋“嗡嗡嗡”作响,立马找律师咨询,配合劳动保障部门调查核实,将朋友借用公章的事实如实陈述了。又过了段时间,张老板就收到了认定工伤的决定书。
张老板不服气,也不能理解劳动保障部门为什么明明知道合同上的公章不是他真正的意思,而且这份合同的实际履行者也不是他的公司,他的朋友也把事情的来龙去脉都说了,为什么还要认定受伤的农民工是他的职工?还要他负责该工人受伤后的工伤责任呢?
张老板百思不得其解,决定要利用法律的武器维护他公司的权益,寻找公平正义。他以公司名义提起行政诉讼。
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人民法院经过审理,查明的事实和张老板的真实经历是一致的。本案涉及国家社会保险的行政职责,工伤保险是职工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发生的或在规定的某些特殊情况下,遭受意外伤害、职业病以及因这两种情况造成死亡,在职工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职工或其遗属能够从国家、社会得到必要的物质补偿,这是保护劳动者在参加劳动受到伤害时的国家保障制度。
在本案中,劳动者王某某受伤了,他在参加劳动活动时以张老板公司的名义进行,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由张老板的公司承担工伤保险责任,否则劳动者王某某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法官说法
每个企业的公章是自己企业生命的象征,公章从启用开始就是生命的开始,加盖到哪了,就是企业走到了哪了,就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企业一定要妥善保管自己的公章,按照公司法及公司章程的规定使用公章,并做好登记。
新闻来源:法制网讯 记者 徐鹏
为了更好的规范公司印章管理,避免公章管理不善的潜在风险隐患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建议企业应当建立和启用智能印章管理系统,改系统对于企业印章管理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符规范的行为都能够有效的进行把关,保障企业用章安全与效率,推进企业发展和规避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