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股东私刻公章借款,上市公司该不该背锅?3月,某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大股东关某私刻公章及法定代表人名章,冒用公司名义为其个人借款担保,后因无力还款被提起诉讼,N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该上市公司承担连带偿还责任。
上市公司董秘办工作人员表示,公告中关某的借款行为和担保行为公司并不知情,根据公告,该上市公司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大股东关某债务担保人。2015年关某与他人联合向自然人张鑫借款5000万美元,未能如期归还。一直到2019年3 月,关某与张鑫签署借款补充协议,约定关某承担5000万美元中的3000万美元债务及相应的利息和违约金等。
而该上市公司是在上述补充协议中被列为借款担保人,而签署补充协议的公司公章及法定代表人名章,都是关某私刻的,并冒用公司名义签字盖章。因签署补充协议后关某仍无力还款,张鑫提起诉讼,将包括关某及本公司在内的9人(或法人)列为被告,要求履行还款或担保义务。
审理张鑫诉讼的N市中院判决:关某在判决生效后10日内向原告归还3000万美元,并支付相应利息、违约金,支付律师费;判决该担保上市公司及其他被告对关某的上述还款义务承担连带偿还责任。
但上市公司并不愿意为股东关某的个人债务背锅。公司表示,关某相关债务纠纷与公司毫无干系,其私刻公章、冒用公司名义签署担保协议的行为本公司并不知情,公司将就此案向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该案此刻依然正在审理当中,不过在律师看来,根据以往类似案件最终判决情况,他人伪造公司印章对外签订合同构成表见代理的,即使该伪造印章的行为后被认定为伪造印章罪,也不影响所签合同对公司的约束力。也就是说,即便关某因为私刻公章受到处罚,其作为担保人的上市公司仍要承担债务。
我们看相关的案例和学习历史其实都是一样的目的,就是思考和照鉴自身,从案例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企业印章管理不当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企业管理者应该以此为鉴,优化自身内部的印章管理工作。
思格特物联网印章管理系统通过智能设备实现企业盖章过程自动盖章,人章分离,无人为干扰。一章一审核,不授权拿着印也无法使用,真实的实体印章被封在智能设备当中,用印人得通过APP软件管理系统发送用章的需求给审批人员,审批人员审核文件没有问题授权后,用印人才可以使用。而且使用的过程中设备自动拍摄用印文件,并记录下时间和地点上传到云服务器后台,支持责任追溯,极大的规避了用章风险,同时可以通过司法公正,如果没有经过印章管理系统申请和查询到记录用章的行为,均列为非法用章,极好的规避法律风险隐患。
感觉建筑行业的比较适合,每个项目可以放一个,这样就能实时查看项目盖的文件了
收到后马上使用了,操作说明很清楚,不过初次配置有点麻烦,客服还专门发了视频教程
之前在展会看见过,新玩意,很多人围观
拍照上传的功能不错,不用每次拿这文件去找老板盖章了
便携式 非常方便好用 上传图像很清楚
公司现在就在用思格特的便携式的智能印章机,老板不在也可以盖章,挺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