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当中,我们常常会将一些作风不正或是较为叛逆的一些人列为反面教材,其主要是告诫身边的人不要去重其蹈覆辙。
在工作当,也是如此,我们通过学习、分析和比较一些案例,从中总结出成功的和失败的管理经验,丰富知识的同时,也能避免我们自己走同样的弯路。
所以针对标题:公章管理措施:印章乱盖引发的纠纷该如何解决?我们可以从案例当中找到方法!
在工程施工当中,挂靠、转包、分包是非常常见的,但是在这过程当中的一些风险隐患,或许很多人都是想不到。
赵某是某建筑公司的负责人,因其公司没有相关的施工资质,为了顺利签下一项商业写字楼的施工工程项目。随后赵某找到某建设开发公司签订挂靠协议,赵某以该建设开发公司的名义使用开发公司的印章承接下该商业楼的施工工程项目。为此赵某需要向开发公司支付一笔管理费用。
之后,在施工过程当中赵某多次使用开发公司的印章与第三方建材企业以及建材租赁营业部签订合同协议。在合同到期后,赵某未能按约支付租赁费用以及建材货款。
建材公司与多家租赁营业部便将与赵某存在挂靠关系的建设开发公司上诉至法院。
在审理过程当中,建设开发公司表示:赵某签订合同协议的行为公司并不知情,赵某是冒用公司的名义进行签订协议协议的,公司否认其合同的效力。
但建设开发公司曾认可交付公司印章给赵某使用,且该印章与纠纷合同当中加盖的印章是一致的,可认定赵某与建设开发公司存在挂靠关系,其对外使用开发公司印章签订合同时,足以使交易相对人产生相信合理信赖。
故法院最终认定:“赵某的行为构成表见代理,其行为后果应由建设开发公司承担连带偿还责任。”建设开发公司主张赵某冒名承接工程的上诉理由不足以采信,没有获得法院支持。
案例当中,建设开发公司授权赵某使用公司印章,印章外借他人使用,第一个风险就是印章脱离公司的监管,无法及时知晓公司印章具体使用情况,一旦像案例当中被拿去签订协议,其最终造成他人的损失,公司是要承担责任的。
所以为避免类似事件,企业最好印章尽量不交由外人使用,如果要授权他人使用,建议是使用智能印章管理系统辅助公司印章的使用管控。
公司通过智能印章使用手机APP,就能实现远程在线24小时的监管,用章之前必须先提交审核,在授权,有效的杜绝了印章私用、偷盖等风险。